顯示具有 組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組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轉貼:美國的小學教育




 

美國的小學教育

作者:不詳

當我把九歲的兒子帶到美國,送他進那所離公寓不遠的美國小學的時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交給了一個我並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終日憂心忡忡。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學校啊!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放聲大笑,每天至少讓學生玩二個小時,下午不到三點就放學回家,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沒有教科書。那個金髮碧眼的美國女教師看見了我兒子帶去的中國小學四年級課本後,溫文爾雅地說:「我可以告訴你,六年級以前,他的數學不用學了!」面對她充滿善意的笑臉,我就像挨了一悶棍。一時間,真懷疑把兒子帶到美國來是不是幹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看著兒子每天背著空空的書包興高采烈的去上學,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傷。在中國,他從小學一年級
開始,書包就滿滿的、沉沉的,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換了三個書包,一個比一個大,讓人感到「知識」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國,他沒了負擔,這能叫上學嗎?一個學期過去了,把兒子叫到面前,問他美國學校給他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他笑著給我一句美國英語:「自由!」這兩個字像磚頭一樣拍在我的腦門上。

此時,真是一片深情懷念中國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為什麼中國孩子老是能在國際上拿奧林匹克學習競賽的金牌。不過,事已至此,也只能聽天由命。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兒子的英語長進不少,放學之後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圖書館,不時就背回一大書包的書來。問他一次借這麼多書幹什麼,他一邊看著借來的書一邊打著電腦,頭也不抬地說:「作業。」

這叫作業嗎?一看孩子打在電腦螢
幕上的標題,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國的昨天和今天》,這樣大的題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嗎?於是我嚴聲厲色地問是誰的主意,兒子坦然相告:老師說美國是移民國家,讓每個同學寫一篇介紹自己祖先生活的國度的文章。要求概括這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分析它與美國的不同,說明自己的看法。我聽了,連嘆息的力氣也沒有了,我真不知道讓一個十歲的孩子去做這樣一個連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會是一種什麼結果?只覺得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後恐怕是連吃飯的本事也沒有了。

過了幾天,兒子就完成了這篇作業。沒想到,列印出來的是一本二十多頁的小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路到五星紅旗……熱熱鬧鬧。我沒贊成,也沒批評,因為我自己有點發楞,一是因為
我看見兒子把這篇文章分出了章與節,二是在文章最後列出了參考書目。我想,這是我讀研究生之後才運用的寫作方式,那時,我三十歲。

不久,兒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來了。這次是《我怎麼看人類文化》。如果說上次的作業還有範圍可循,這次真可謂不著邊際了。兒子真誠地問我:「餃子是文化嗎?」為了不耽誤後代,我只好和兒子一起查閱權威的工具書。費了一番氣力,我們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又從具體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騰,兒子又是幾個晚上坐在電腦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專心致志的樣子,不禁心中苦笑,一個小學生,怎麼去理解「文化」這個內涵無限豐富而外延又無法確定的概念呢?但願對「吃」興趣無窮的兒子別在餃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國教育中已經變得無拘無束的兒子無疑是把文章
作出來了,這次列印出來的是十頁,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後面又列著一本本的參考書。他洋洋得意地對我說:「你說什麼是文化?其實超簡單--就是人創造出來讓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樣子,似乎發現了別人沒能發現的真理。

後來,孩子把老師看過的作業帶回來,上面有老師的批語:「我安排本次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們開闊眼界,活躍思維,而讀他們作業的結果,往往是我進入了我希望孩子們進入的境界。」問兒子這批語是什麼意思。兒子說,老師沒為我們感到驕傲,但是她為我們感到震驚。「是不是?」兒子問我。我無言以對,我覺得這孩子怎麼一下子懂了這麼多事?再一想,也難怪,連文化的題目都敢作的孩子,還有什麼不敢斷言的事嗎?

兒子六年級快結束時,老師留給他們的作業是一串關於「二
次世界大戰」的問題。「你認為誰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你認為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將對美國投原子彈持什麼態度?」「你是否認為當時只有投放原子彈一個辦法去結束戰爭?」「你認為今天避免戰爭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如果是兩年前,見到這種問題,我肯定會抱怨:這哪是作業,分明是競選參議員的前期訓練!而此時,我已經能平心靜氣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學校和老師正式在這一個個設問之中,向孩子們傳輸一種人道主義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人類的命運,讓孩子們學習思考重大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在課堂上都沒有標準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們用一生去尋索。看著十二歲的兒子為完成這些作業興致勃勃地看書查資料的樣子,我不
禁想起當年我學二次戰史的樣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記應背,書中的結論明知迂腐也當成《聖經》去記,不然,怎麼通過考試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時我在想,我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重複前人的結論往往大大多於自己的思考。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就難有新的創造。

兒子小學畢業的時候,已經能夠熟練地在圖書館利用電腦和微縮膠片系統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種文字和圖像資料了。有一天,我們倆為獅子和豹子覓食習性爭論起來。第二天,他就從圖書館借來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拍攝的介紹這種動物的錄影帶,拉著我一邊看,一邊討論。孩子面對他不懂的東西,已經知道到哪裡去尋找答案了。

兒子的變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國的小學教育。我發現,美國的小學雖然沒有在課堂上對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但是他們想方
設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他們沒有讓孩子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們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孩子們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作慾望和嘗試。

有一次,我問兒子的老師:「你們怎麼不讓孩子背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呢?」老師笑著說:「對人的創造能力來說,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裡去尋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死記硬背,就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
,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

我不禁想起我的一個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談話。他學的是天文學,從走進美國大學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學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享受系裡提供的優厚獎學金。他曾對我說:「我覺得很奇怪,要是憑課堂上的學習成績拿獎學金,美國人常常不是中國人的對手,可是一到實踐領域,搞點研究性題目,中國學生往往沒有美國學生那麼機靈,那麼富有創造性。」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兩種不同的基礎教育體系所造成的人之間的差異。中國人太習慣於在一個劃定的框子裡去旅展拳腳了,一旦失去了常規的參照,對不少中國人來說感到的可能往往並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國的小學教育,想到那些課堂上雙手背後坐得筆直的孩子
們,想到那些沉重的課程、繁多的作業、嚴格的考試……它讓人感到一種神聖與威嚴的同時,也讓人感到巨大的壓抑和束縛,但是多少代人都順從著它的意志,把它視為一種改變命運的出路。這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它或許有著自身的輝煌,但是面對需要每個人發揮創造力的資訊社會,面對明天的世界,我們又該怎樣審視這種孕育了我們自身的文明呢?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轉貼: 哈佛大學最夯的選修課-「幸福課」







猜猜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是哪一堂課?答對了嗎?

最夯的選修課是「幸福課」,聽課人數超過了王牌課《經濟學導論》。
而教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名叫塔爾賓-夏哈爾(TalBen-Shahar,Ph.D.)。

塔爾.班夏哈      
 
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博士。



他在哈佛開設的「組織心理學」與「領導心理學」的課程,
分別獲選「最受歡迎課程」的第一與第三名,每學期選修人數高達
1,400人,超過學生總數的20%。許多學生向學校反應,這兩門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班夏哈的教學及思想,引起美國主流媒體的爭相報導,

包括《波士頓全球報》、《紐約時報》,以及CNNCBS、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塔爾賓-夏哈爾,自稱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
「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積極心理學課時,只有8個學生報名,其中,還有2人中途退課。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學生。到了第三次,當學生數目達到850人時,上課更多的是讓我感到緊張和不安。特別是當學生的家長、爺爺奶奶和那些媒體的朋友們,開始出現在我課堂上的時侯。」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標準是錢。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金錢是最高的財富。但是我認為,人生與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

「具體地說,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這一『至高財富』上就盈利了。」

「所以,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塔爾賓-夏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
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

塔爾賓-夏哈爾,還為學生簡化出10條小貼紙:




1
:遵從你內心的熱情。

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不要只是為了輕鬆地拿一個A而選課,或選你朋友上的課,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


2
:多和朋友們在一起。

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
:學會失敗。

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
:接受自己全然為人。

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
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後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5
:簡化生活。

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不一定有利。你選了太多的課嗎?

參加了太多的活動嗎?應求精而不在多。



6
:有規律地鍛煉。

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每週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鐘,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睡眠。

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

這樣,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8
.慷慨。

現在,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
「給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
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
:勇敢。
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


10
:表達感激。

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
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



每天或至少每週一次,請你把它們記下來。





2006年11月14日 星期二

Pike's way

Play, Be there, Choose your attitude, Make their way

這句話是去交大上習慣領域時學到

是說在美國西岸的西雅圖(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在漁市場中有家店,

裏面的員工, 把賣魚當成一種表演, 每個人在傳魚時都用丟的, 並用幽默的口吻, 去面對他們每天無趣的工作,

因為這樣的改變, 工作變得有趣了起來, 因為這樣的改變, 他們的魚賣得比別人更好,

很多人很想去體驗他們的工作氣氛而專程去西雅圖去看他們表演...

 

我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胸襟,也能在這樣的愉快環境中工作。

2006年3月5日 星期日

Taiwan




My dear friends








 

Getting knows about Taiwan by simply click the website below.  Please forwards this email to your friends. Thank you.

 


台灣加油~~ Get up Taiwan
 這是臺灣爭取加入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衛生組織)的短片

 

 

2006年2月12日 星期日

花藝創意

很可愛,不知新竹的花店有沒有這樣的包裝設計



--
~~~~~~~~~~~~~~~~~~~~~~~
msn:yukuocheng@hotmail.com
skype:yukuocheng
mobile:0917215530
~~~~~~~~~~~~~~~~~~~~~~~

2005年12月22日 星期四

緊急!請為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伸出援手



緊急!請為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伸出援手

20051221 日起,Discovery亞洲電視網便接獲許多宜蘭縣及高雄縣觀眾的抗議電話,原因是原本定頻於21頻道的 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竟然在一夕之間消失無蹤!
 
經過我們了解後發現,聯禾有線電視(宜蘭縣)及鳳信有線電視(高雄縣)以新頻道推出為由,將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任意移出知性頻道區塊,並放置到訊號不清,收視困難的頻道位置。尤有甚者,更傳出部分有線電視業者的下一步,是要將定頻於 22頻道的動物星球頻道也進行調動。此種作法,不僅扼殺了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動物星球頻道 為觀眾提供優質節目的用心及努力、違反政府推動的優質且適合闔家觀賞節目區塊化的美意,更罔顧所有觀眾的基本收視權益。
 
因此,在Discovery亞洲電視網全力與地方有線電視業者進行協調的同時,我們必須沉痛地呼籲各位觀眾,請將您憤怒的心聲傳達給相關單位並將複本寄至本公司,以具體行動捍衛您收看優質節目的基本權益!
 
至於目前未受到影響的觀眾,Discovery亞洲電視網也希望各位協助,於近日鎖定府上有線電視,留意任何因頻道位置變更而影響您收視權益之行為。
 

Discovery亞洲電視網 敬上
E-mail: tw_fanclub@discovery.com
 

-----------------------------------------------------------------------------------------------
如何讓您的聲音被相關單位聽見?
請同步打電話至府上的有線電視系統嚴正抗議,並去函縣市政府及新聞局主管單位檢舉

宜蘭縣-

  • 聯禾有線電視
    電話:(03)938-7999
    地址:宜蘭市東港路校舍巷28-23
 

  • 宜蘭縣政府「意見交流-我有話要說」
        http://www.e-land.gov.tw/pageN/ilgw_f_theme_0003_0001_WL05.asp?first_flag=true&kind=2
    註明「陳情主旨」: 嚴正抗議有線電視業者任意調動頻道位置
 

  • 宜蘭縣政府「聯絡我們信箱」
        service@mail.e-land.gov.tw
 
高雄縣

  • 鳳信有線電視
    電話:(07) 701-6988 / 701-6928
    地址:高雄縣大寮鄉鳳屏一路312
    網址: http://www.phoenix.net.tw
 

  • 高雄縣政府新聞室
    申訴諮詢電話:(07)747-7611 分機 1106 蔡先生
    諮詢信箱: jerry@mail.kccc.gov.tw
 

  • 高雄縣政府新聞室民眾意見箱
        http://news.kscg.gov.tw/MsgShow.aspx

 
新聞局-

  • 廣播電視事業處
    電話:(02)3356-8888
    地址:台北市天津街二號
    信箱:台北郵政1234信箱
    申訴信箱: rta@mail.gio.gov.tw
    聯絡我們網頁: 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5014&ctNode=1864&mp=1
 

若以上申訴方式仍未獲回應,我們建議您也可洽詢以下單位:

  • 高雄縣消費者保護協會
    電話:(07)370-5111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中興街127號6樓
 

  •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電話: (02)2700-1234
    總會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39010
    南區分會: 台南市西區成功路475號十樓之4







你現在收到這封信,是專屬於「最愛Discovery」會員所有。

若你不想再收到進一步的「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最新活動」,請回信到這個電郵地址並標明"REMOVE"。

如果您需要更改您的訂閱內容,請至「修改資料」區。


如果您想要取消訂閱,請點選這裡







2005年12月8日 星期四

簡單 - 做事基礎


Subject: 簡單 - 做事基礎

  忙碌,是現代人的通病,但忙碌不等於高效率,也不一定等於賺進高利潤,究竟該
  如何達到平衡呢?


  彰化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張火燦,在中華人事管理協會舉辦的一場演
  講中,以「人力資源管理的顯學:簡單策略」為題,揭開忙碌背後的迷思。


  張火燦拿電話插撥當例子,如果是重要電話,對方一定會再打來,如果只是「純聊
  天」,大家可以慢慢等,下次再聊也不遲,因此沒有插撥的必要。雖然是生活小
  事,卻蘊藏企業經營管理的大道理。


  張火燦說:「做任何事必須回到原點。」企業必須檢討產品或策略的最原始功能,
  一家中小企業生產100多種產品,只有20種產品真正賺錢,其他80種卻繼續生產,公
  司雖然很忙,還是賺不到錢。


  只有把複雜事情簡化,才能達到有效管理,同時降低成本。張火燦提出簡化的三個
  訣竅:首先,培養高度的觀察力,挑出「有價值的事情」來做。其次,把握「事不
  過三」的原理,專注於二到三件目標即可,如果列出的目標超過三項,代表沒有抓
  到重點。最後,要貫徹執行力,找出關鍵的20%產品,好好發揮,從中創造80%利
  潤。


  「簡化」也可以成為一種工作態度。張火燦拿馮‧曼斯坦舉聰明人與懶惰蟲矩陣圖為
  例,腦袋聰明又勤奮的人,通常能成為優秀的高級主管,但腦太聰明又懶惰,才是
  真正的「大將之才」。


  當然,這裡所謂的「懶惰」,絕非什麼事都不幹,而是強調「靜心思考」的重要
  性。


  「每天很忙的人,一定無法好好思考。」張火燦說,公司老闆必須時常停下來,用
  大腦思考該如何行,才有辦法開創大局,一般員工下班後,也要留下一段時間靜
  心,釐清腳步,否則容易落入「刺激一反應」,而失去大方向。


  「因為無名,所以可以專心練劍。」這是電影《英雄》的名言,生活如是,經營企
  業亦同。


                                         文/陳珮馨,取材自 2005.9.16  經濟日報

2005年5月15日 星期日

Six Degrees of Seperation

在一次翹課的在知識管理的課堂上,老師出了一個很怪的作業,跟課本都沒有關係,但覺得很有意思  

大意是說,再怎麼陌生的人,都會因為6個人而找到關連,這是個看似雖大,其實很小的世界,尤其是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再遠的人,都彷佛在身邊一般

http://www.wretch.cc/blog/homework&article_id=1704560

http://blog.sina.com.tw/archive.php?blog_id=3045&md=entry&id=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