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圖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圖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轉貼:腰果-- 是長在果實外面的種子

 腰果 -- 是長在果實外面的種子


 想著堅果是素食者食譜中的一部分,所以我把腰果的故事從之前的菜譜裡分出來。
 上網一看,才知道腰果是長在樹上的,哈哈!


 



 腰果,又叫介壽果,開始還奇怪為什麼會有個這名字,原來是從英文發音得來的。


 英文:Chashew Nut    其中chashew的發音


 先來看看腰果樹是什麼樣的,萬綠叢中掛了一個黃燈籠!


 



 小腰果藏在哪裡呢?


 來張近照吧,哈哈,這回能看到了吧,那個躲在最下面的小東西,像不像還在媽媽肚
 裡的小胚胎啊!


 


 讓我們來學習一下哈!


 樹枝上那些小小的,快要凋落的花是腰果樹開的花


 呵呵,上部分那個紅紅的,像個梨似的是腰果樹的果實!


 最下面的,也就是我們平時吃到的腰果原來是種子!


 哈!種子長在果實外面的,有趣吧!


 再來一張。種子終於可以曬到太陽了,原來上面的果實萎縮了啊!我還以為能吃
 呢,不過好像是酸的、澀的.


 


 慢著,我們吃的腰果是白色的,可是這粒種子不像喲?


 原來這粒種子還要經過煮熟、切殼、去皮等步驟的加工呢。


 而且特別是切殼和去皮工序是很麻煩的,因為小種子的殼又厚又硬,必須要用特制的
 機器才能切開。


 而且……,切開後的果仁上還有一層難吃的厚皮,還得用小刀一粒一粒地剝掉,而這些
 活基本上要用手工或半手工完成!


 我才知道為什麼腰果賣得貴


 吃到嘴裡的一粒小東西原來這麼不容易才產生的啊,要珍惜喲!


 


 別以為整個腰果樹就只有種子能吃,


 嫩葉是種草藥,可以降血壓;


 果實雖然味道是酸、澀的,但用來制成腰果汁可以去身體的熱;


 樹液可以制成墨水;


 果肉可榨出上等的食用油;


 樹皮和果皮產生的油可以驅趕白蟻


 感謝造主物了!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轉貼: 無論愛不愛,下輩子都不再見



"無論愛不愛,下輩子都不再見",讓我想起在美國上中國哲學課 時老師常說的:菩薩案前一爐香,修得來世鐵心腸,你能參得了嗎? 

香港電臺知名主持人梁繼璋曾給兒子寫過一封信,這封信很快流傳於各大網站,很多父親看後感觸很深,我覺得不只給兒子,其實適合所有人看!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送給兒子的備忘錄

我兒: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備忘錄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謹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賓士),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轉貼:Google 線上書籍



Google線上書籍

       
愛看書的朋友有福了
線上書籍

   
這裡有太多的書本可以看了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

【請注意:當你進入網站依其左欄點選你想看的「書的類別」後,你看到的祇是該類別第1頁的20~30本書名,該頁底部還有數十網頁(每頁約有20~30本書名)相同類別的各種書名供你點選閱覽】

都是該書的全文喔 !
每一頁都有,共有七百多萬本書
的全文可看,
只嘆息自己沒有那麼多精力 及時間可以看完。

這裡有的書有兩項優點

1.
不必再買重覆的書
2.
不必再跑到圖書館借書




.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轉貼:公車

 


在大公司的職場生涯,像乘坐一台公車。



 


 


我們知道它有起點和終點,卻無法預知沿途的經歷。



 


 


有的人行程長,有的人行程短。



 


 


有的人很從容,可以欣賞窗外的景色。



 


 


有的人很窘迫,總處於推搡和擁擠之中。



 


 


然而與懸掛在車門上、隨時可能掉下去的人相比,似乎又感欣慰。



 


 


獲得舒適與優雅,座位是必不可少的機會,因此總被人們爭搶。



 


有的人很幸運,一上車就能落座。



 


 


有的人很倒楣,即使全車的人都坐下了,他還站著。


 



 


 


 


有時別處的座位不斷空出來,唯獨身邊這個毫無動靜。



 


 


而當你下定決心走向別處,剛才那個座位的人卻正好離開。



 


 


為了坐上或保住座位,有的人漠視良心,甚至傷害他人。



 


 


有的人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得不將到手的座位讓給他人。



 


 


有的人用了種種的方式,經歷了長長的等待,終於可以坐下。



 


 


但這時他已經到站了。



 


 


下車的一刻,他回顧車廂,也許會為區區一個座位而感慨,自以為大徹大悟。



 


 


其實即使重新來過,他依然會去爭搶,因為有時如果不坐下,連站的位置都沒有。



 


 


除非你永遠不上車,而這並不由自己決定。



 


 


到站的人下了,車上的人還在。



 


 


依然熙熙攘攘,依然上上下下~


 


 


 


 


 



 


 


 


 























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管理雞湯==船長與大魚




有一個漁村住著甲乙兩個船長。有人問甲船長為何要天天出海捕魚?

 

甲船長一臉無奈地答:「為了賺錢討生活。」

 

但乙船長的回答則不然,他精神抖擻神釆奕奕地說道:「我喜歡海,喜歡它的澎湃洶湧,喜歡他的無邊無際,出海是我每天最想做的事。」

 

那個人又問乙船長:「難到你不是為了養家糊口嗎?」

 

「不,生活只是附帶的,我天天都想補條大魚,那因付出而豐收的過程才是最大的成就感,我喜歡乘風破浪,熱愛自我挑戰,生活從來不成問題。」

 

乙船長為了補條大魚,不僅勤修船、編大網,還時時研究水文,他和他的伙伴們,補魚的技術愈來愈好,漁獲量愈來愈高幾乎都是滿載而歸,生活的確不成問題。

 

而那無精打彩的甲船長,每日愁眉不展,水手們也是士氣低落,生性慵懶,每日所補的魚寥寥無幾。

 

有一天甲、乙船長相約同時出海,而碩大無比的大魚出現了。

 

甲船長先看見大魚,卻自付設備不足,怕魚撞翻了船,只有眼睜睜地任大魚游走。而乙船長準備多時,信心滿滿地率領士氣高昂的水手與大魚搏鬥,經過一番英勇的拚鬥,終於齊心齊力將大魚施回漁村,接受村民英雄式的對待與熱誠的歡呼。

 


管理雞湯:

 

‧企圖心旺盛的主管無不深刻認同自身工作的意義,
 對於工作的進展並做充分準備,員工亦受其感染激勵,
 因此,做起事來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強將手下無弱兵。

2006年9月17日 星期日

劉備父子評論

蠻特別的觀點,很值得一看


我們有一句常用的諺語,叫做「扶不起的劉阿斗」,是形容一個人的糊塗、無用,甚至是低能、白癡;即使有人從旁大力扶持,他也做不成什麼大事。阿斗是劉備的兒子,名禪,小名阿斗。扶不起的「阿斗」就指他。但阿斗是不是真的「扶不起」?作者另有看法。

真正扶不起的是劉皇叔

當年在荊州,劉備依附劉表,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如果沒有謊幫他策劃,聯孫抗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從此開基創業,恐怕在曹軍大舉南下之時,凶多吉少,前途堪虞。幸而有諸葛亮為他所用,一手繪製的藍圖,這幅藍圖並非空中樓閣,而具有很強的可作性。建國大計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取得荊、益兩州,建立政權,劉備於公元221年在成都登上了帝位;第二步是等待適當的時機,分兵兩路進行北伐。一路從對荊州出發,指向宛洛;另一路從益州出發,直下長安,打得敵人首尾不能相顧,然後大事可成,漢室可興。如果孤軍北伐,敵人首尾可以相顧,北伐軍就有被吃掉的危險。為了保證實現兩路北伐的大計,就得長期維持與東吳的聯盟。與東吳保持友好,是蜀漢的重要國策,不可一刻忘懷。

可惜鎮守荊州的關羽不懂這個道理,自高自大,驕氣逼人,與東吳不斷發生磨擦,又不聽諸葛亮的告誡,注意防範,終於在東吳的襲擊中丟了性命,蜀漢政權也丟了荊州。當時劉備處理此事如果能夠理性一點,聽從諸葛亮的勸告,對關羽之死只追究東吳某些將領的責任,不影響蜀漢與東吳兩國的聯盟,則大事猶有可為──例如在大舉北伐之時,說服東吳同時出兵,不僅蜀漢兩路同時北伐,還有增加從江南指向淮南第三路北伐軍的可能。可是劉備意氣用事,置建國大計於不顧,堅持為關羽復仇,三軍掛孝伐吳。諸葛亮明知此舉,不論打勝打敗,都是在削弱己方(蜀吳聯盟)的力量,無形中幫助了曹魏,但又無法勸阻劉備。後來,劉備大敗,全軍覆沒,不久病死白帝城,興漢大計遂被斷送。

細究起來,蜀漢建國這齣大戲,劉備之所以能當主角,主要是靠他劉皇叔的招牌,帝室之冑的身分而已。從公元207年在荊州活動,到223年在白帝城托孤,前後十六七年,是諸葛亮一手策畫,劉備的所作所為,也都得到諸葛亮的鼎力扶持。如果劉備是個「扶得起」的角色,諸葛亮就能一扶到底,直到北伐成功,江山一統。真能如此,則歷史上的漢王朝就不只是兩漢,而是三漢(前漢劉邦、中漢劉秀、後漢劉備)了。可惜正演到緊鑼密鼓的關鍵時刻,主角突然不聽話了,不聽導演的布置,擅自行動,這戲當然就演砸了。

蜀漢建國大計的第一步雖然走得不錯,因劉備不按照預定計畫行事,不僅徹底得罪了東吳,也從此丟掉了荊州,喪失了再走第二步的條件。以後蜀漢就只能以攻為守,圖個自保而已。局勢的發展,對蜀漢非常不利,即所謂「今天下三分,益州(蜀漢)疲敝」。為了不被敵人吃掉,諸葛亮只能振作精神,以攻為守,連年動眾,歲歲興師。明知「伐亦亡,不伐亦亡,與其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懷著這種悲愴的心情去苦戰,誰還忍心拍責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勞而無功!能把蜀漢的國祚延續下去就是有功,就是奇蹟,要想由蜀漢來統一天下已是妄想。在敵強我弱的大形勢下,千方百計拖下去是惟一的辦法,別無選擇。能把弱小的蜀漢拖了40年,可算是諸葛亮、蔣琬和姜維等人確有能耐。

劉阿斗是扶得起的

過去我們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常常視劉備為英雄,視劉禪為狗熊,斥為「扶不起的劉阿斗」。認真考慮起來,這種說法實在有失公允。什麼叫「扶得起」?做上皇帝就算數嗎?諸葛亮經過十多年的辛苦把劉備扶上了帝位,可惜他輕舉妄動,一意孤行,斷送了興復漢室的大事業,這不正是說明他「扶不起」麼!阿斗登位的時候只有17歲,在諸葛亮等人的扶持之下,經過實際鍛鍊,前後做了41年的皇帝,雖無大的建樹,也無大的過錯。從古到今,做皇帝能做40年以上的有多少?恐怕不多。這不已經是「扶起了」麼?怎麼還說「扶不起」?「扶得起」、「扶不起」總得有人個客觀標準,否則如何服人。

或曰:劉備是創業,阿斗是守成,不可同日而語。其實,創業維艱,守成亦復不易。劉備創業,失敗了無數次,只是得到諸葛亮的輔佐之後,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才獲得荊、益兩州的基業,千辛萬苦中登上帝位。

返觀阿斗繼位後的情境,也可謂萬分艱難。當時天下三分,魏有州13,郡91;吳有州5,郡45;蜀只有州2,郡22。就人力財力而言,魏約占天下的65%,吳約占25%,蜀只占10%。以十分之一的力量面對魏、吳兩個強大的對手,不被人家吃掉,已非易事,還談什麼規復中原。阿斗在極其困難的處境下能維持40多年,也可以算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

皇帝的寶座不是那麼好坐的,諸葛亮在世,可以說天塌下來有大個子頂著;諸葛亮去世後近30年,阿斗有事得自己頂著,頂不住就會垮台。他一頂就是幾十年,能說他沒有一點能耐麼!只不過他不大會自我宣傳而已。

阿斗頗有自知之明

古云「知人曰智,自知曰明」,「人貴有自知之明」。比較而言,「知人」不易,「自知」更難。阿斗則頗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不能沒有諸葛亮,因此對他十分信賴,把一切軍國大事全都托付給他,毫不掣肘,十分放心。諸葛亮不幸病故,他又把一切軍國大事都托付給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蔣琬、費禕、姜維等人。這樣,有權者大膽放權,垂拱而治;有能者人盡其才,放手辦事;雙方各得其所,人心安定。拿現在的話來說,阿斗還很能重視知識,尊重才智之士,而且大膽放手,用人不疑。

如果阿斗缺少這一點自知之「明」,事情的發展就不堪設想。他若自不量力,自以為是,定出許多清規戒律,條條框框,要求諸葛亮事事都請示匯報,捆住其手腳,則諸葛亮將無所作為,不待病死,早就撒手而去。

歷史上有不少皇帝,自己多少有一點本事,卻患有致命的忌才病,不能容人。有如武大郎開店,自己是矮子,就見不得大個子;自己不了,就生怕別人得好;遇到有人在某一方面超過自己,就坐臥不安,必欲除之而後快。就才能而言,阿斗與他手下一批文臣武將相比,他自知在很多方面皆不如人。如果他也患有忌才病,蜀漢的文武群臣難有發揮長才的空間,甚至沒有好下場。幸虧阿斗心胸坦蕩,能夠放手用人,只要於國有利,不怕才高於己。這樣,君臣相得,合力對外。

對於「樂不思蜀」的重新思考

我們讀歷史,應該從中發現規律,探求真理,汲取經驗,接受教訓;切不可帶著一副勢利眼光,捧紅踏黑,羡富欺貧。「只依成敗論英雄」是一種勢利的看法;「開國之君是英雄,亡國之君是狗熊」也是一種勢利的看法。阿斗是個亡國之君,但是,能把蜀漢亡國的責任全加在阿斗的頭上麼!劉備當了兩年皇帝,就把蜀漢的家當敗掉了一半,荊州丟了,益州新附,人心不穩,形勢岌岌可危。當時別說敗軍之將的劉備,就是諸葛亮也對蜀漢的前途信心不足:「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這一句話就充分說明了問題。17歲的阿斗所接的就是這個爛攤子。蜀漢必亡,這也是大家心中有數的,「伐亦亡,不伐亦亡,與其坐而待亡,不如伐之」。這話還說得不夠明白嗎!阿斗能讓蜀漢政權延續40多年,應該算是一個奇蹟。這裡面難道沒有阿斗的功勞麼?

按照過去寫史書的慣例,對於任何一個亡國之君,總要說他幾件錯事,才好交代。因此,對於阿斗的錯處,大致定為「寵信宦官黃皓」。查考史實,這事肯定是有的,並沒有冤枉他。寵信宦官的皇帝多得很,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寵得太不成話的是唐代與明代。唐代的宦官居然可以廢立皇帝,號稱定策國老,皇帝卻成為門生天子;明代的宦官掌握廠、衛,中央的特工系統竟歸他們指揮。阿斗寵信黃皓,還沒有到這種出格的程度。

對於阿斗,最不能見諒於人的是他的「樂不思蜀」一事。據《漢晉春秋》記載,在阿斗投降來到魏國之後,有一天,司馬文王(司馬昭)約阿斗宴會,而使「淒涼故蜀伎,來舞魏宮前」,旁觀者為之傷感,「而禪(阿斗)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賈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後人對此事的評價是:阿斗既無情,又無恥。

記載中接著說:阿斗回答「樂不思蜀」,郤正覺得有失體統,就悄悄地教他:以後如果司馬昭再問你,你應該流著淚說:先人墳墓皆在蜀中,無日不思。這樣一來,司馬昭就會放你回去。以後司馬昭再問阿斗,阿斗照卻正所教的話回答。司馬昭說:這話好像是卻正教你的。阿斗吃驚地說:正是這樣。在座的人聽了,無不好笑。後人對於此事的評價是:阿斗太愚蠢了,簡直是個白癡。

對於以上的評價,筆者認為有重新思考的必要。對於改朝換代,只是皇帝換了一個姓,君臣人等是否都有殉國的必要。特別是在大事已定、形勢無可挽回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以減少百姓生命財產的損失,又有什麼不好!三國時代末期,先是蜀漢對魏投降了;僅僅兩年之後,魏又向晉投降了(形式是禪讓,實質是投降);再過十餘年,東吳又對晉投降了。三國的結局都是一樣,社會風氣已經如此,我們沒有苛責阿斗一人的必要。

至於「樂不思蜀」一事,絕不能簡單地認為是阿斗沒出息大禍可能隨即臨頭。對於司馬昭那種人,應該了解其陰險毒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也。阿斗如果不是裝癡賣傻,而是讓司馬昭了解自己思蜀的真心,其實,前人早就看出阿斗是在裝傻。《三國志集解》一書引于慎行曰:「劉禪之對司馬昭,未為失策也。卻正教之,淺矣!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聞也。」可見,阿斗比卻正聰明,正是面帶傻相,心中明亮。他能騙過陰險狡詐的司馬昭,化險為夷,絕非無能之輩,說他貪生怕死,則無不可。總之,阿斗雖是亡國之君,但是亡國另有重要遠因,如果我們忘記了劉備的闖禍,只責備阿斗的無能,是為尊者諱,有失公允。

2006年9月11日 星期一

騙老師的學生 文/李家同

每一位老師都有可能教出一位出類拔萃的人,在教師節前夕,獻給每一位老師




 




 

騙老師的學生                                                           文/李家同 

我的那位學生出了一個考題,顯然只有我通過了這場考試。明天,我就要退休了。做了整整三十五年的中學老師,我可以說這一輩子過得非常充實,非常有意義。

我到現在還記得我開始做中學老師的那一年,我一畢業,就進入一所明星中學教數學,學生因為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很少功課不好,教起來當然是得心應手,輕鬆得很。隨便我怎麼出題目,都考不倒他們。可是,我忽然注意到班上有一位同學上課似乎非常心不在焉,老是對著天花板發呆。期中考,他的數學只得了十五分,太奇怪了。全班就只有他不及格。而且分數如此之差。

有一天,放學以後,我請他和我談談。這小子一問三不知,對成績的大幅滑落,講不出任何理由。他一再說他上課聽不懂我講什麼,我卻覺得他不用功,因此就威脅我要去找他的家長。立刻緊張了起來,他說他五歲時父親生病去世了,母親改嫁到美國,沒有帶他去。他一個人和祖母一起住,經濟情形很好。可是祖母年紀大了,連國語都不大會講。也不認識字,如果知道他功課不好,一定會非常傷心的。

他被我逼急了。忽然問我:『老師,難道你以為我騙你?難道我會做題目,卻假裝不會做?』我被他問得啞口無言,除了鼓勵他以後上課要用功一點以外,還願意替他補習數學,而且當天晚上就開始。這位學生一開始還不大願意接受我做他的義務家教,可是由於我的堅持,他只好晚上乖乖地在我的督導下做習題。

我發現他其實不笨,只是對數學反應慢了一點,每週替他補習兩次以後,他終於趕上了進度,考得愈來愈好。兩個月以後,我就不管他了。這位學生以後就和我很親密了,當時我們夫妻兩人沒有小孩,我太太知道這孩子沒有父母以後,就找他來吃飯,他有什麼事情,一定會來找我商量。包括一些生涯規畫的問題。

他考大學也算順利,去成功嶺前還來向我們辭行,可是第三天,我收到一封他的信,信的內容令我吃了一驚。

老師:請原諒我騙了你一次。當年我功課忽然一落千丈,是我故意的。我一直沒有爸爸,也想有個爸爸,這樣,如果有什麼問題,我好問問他,因此我心生一計,我發現我的英文老師、國文老師和數學老師都是男老師,我決定假裝功課不好,看看他們反應如何。

我的英文老師對我的成績完全無動於衷,他將考卷還給我的時候,一點表情也沒有;我的國文老師將我臭罵了一頓,他說他最痛恨不用功的學生,他罰我站了一個小時。我雖然只有高一,個子已經很高,高個子最怕罰站,這麼大的人了,還要被羞辱,我當然心情不好。第二天『赤壁賦』一個字也背不出來,國文老師發現我交了白卷以後,立刻又罰我站,然後,在下課的時候,他向全班宣布,他已放棄了我。

唯一關心我的就是你,你不但一再問我怎麼一回事,還替我補習。其實你只要關心就夠了,我完全沒有想到你免費地當我的家教老師,我必須假裝不懂,如此裝了整整兩個月之後,才脫離苦海,但我從此發現我很會演戲。

最使我感動的人,其實是師母。她對我的關心,令我永遠也忘不了。師母第一次請我去吃晚飯,正好寒流過境,我故意沒有穿夾克。師母一看到我衣服單薄,立刻押著我去附近的冬衣地攤,替我選了一件厚夾克,我知道你們做老師的薪水並不高,還對我這麼好,我知道我找到爸爸媽媽了。

我從此以後將你當做我的爸爸,有什麼事,我都會問你,你也都會給我建議,我也偷偷地學你的為人處事。你對人誠懇,我也因此儘量對人誠懇,這些都是你所不知道的事。我要在此請你原諒我。我當年騙你,實在是迫不得已,我的確需要一個好爸爸,難得你對我關懷,我從此凡事都有人可以商量。由於你在我功課不好的時候沒有放棄我,你是我一生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人。


教安
騙你的學生
張某某上


這封信令我出了一身冷汗,我們做老師的一天到晚考學生,卻很少想到學生也在考我們。我的那位學生出了一個考題,顯然只有我通過了這場考試。

從此以後我就特別注意後段班的同學,無論他們的資質如何,我都不輕言放棄,總會儘量地幫助他們,使他們能學多少就學多少。這麼多年來,我教了不知道多少功課不好的學生,有幾位大器晚成,還得到了博士學位。不論他們的學業成就如何,他仍都在社會上有工作可做,沒有一位出問題的。

我發現後段班學生都非常感激我,他們的任何成就,也都令我感到驕傲。

明天,有很多我過去教過的學生會來參加我的退休茶會,大多數恐怕都是當年後段班的學生,那位騙我的學生當然一定會來。他的事業很成功,一直和我保持密切的聯絡。我要告訴他,我才應該謝謝他,他改變了我的一生,他是我一生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人。

透過自省活出力道























透過自省活出力道
陳瑩珍 2006/06/25
【陳瑩珍】


有緣聽了一場關於「靈療」的演講。由於講者不願意曝光,姑且以「講者」稱之。
講者提及,人類的疾病,除了大自然天災、個人基因、前世業力、意外受傷外,被外靈、磁場干擾(冒犯山神等),也是普被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Discovery頻道曾播出一則關於人類疾病的報導。其中,問卷調查顯示,醫生認為有95%的疾病,是目前的醫療知識,尚無法突破以及醫療成功的。

講者說,中醫理論中講人的七情,會造成的臟器的傷害,是一般人極易忽略的疾病知識。例如:喜傷心、怒傷肝、哀傷脾、思傷胃、悲傷肺、恐傷膽、驚傷腎。其中,「暴怒」最易致命。

皇帝內經提過「喜怒不節則傷臟」的道理。只是,在現代的職場競爭與人際倫理中,很容易忽略這些EQ管理與健康知識。每個人在辦公室的情緒,不都一再反複著那七情?

相對於講者從靈療角度談人的身心靈疾病,我個人的算命觀察顯示,人有什麼樣的「心念」,就會招來什麼樣的氣息依隨。

一個人若長期處在鬱悶、不滿、怨恨、嫉妒的情緒裡,他就會招惹更多相似情緒的事件重複發生。活生生「遊蕩」在此世的情緒輪迴裡。

當你長期不自覺地,深處在負面的心靈時,就容易吸引到負面能量的磁場聚在一起,陷於負負更負的輪迴。這和一個人命盤上的田宅宮不好,就容易搬到風水磁場不好的住家,是一樣的道理。

除非,經過自我深刻的反省,提振出意志力,再用昂揚的意志力,產出大能量,才足以助你擺脫現況與命盤格局。

來算命的人,我會先從命盤中,想像他講話的神情態度與行事風格,以及在職場可能會發生的人際衝突模樣。有時,他們會問自己是怎樣的人?我會讓他們看我事先批註的形容詞。然後對方會一陣尷尬。因為會招惹的人際問題或情感困擾,真的是依自己的個性特質做出選擇,造成的結果。「種豆得豆」用在命盤上的比喻,最恰當不過。

人要活得平安健康自在,除了要敬天,接納幾世以來輪迴因果,是我們無法「親自」掌控的力量外,面對當下生命課題,透過自省,活出力道,是唯一不被命盤本有格局局限的不二途徑。

(作者是元策公關行銷、matchwell麻雀餵了諮詢網負責人,

網址:http://www.matchwell.com.tw)




【2006-06-25/經濟日報】

2006年8月22日 星期二

商業周刊-溺愛戰爭: 「易開罐的愛」只會害了孩子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3100&p=1

摘錄最後一段 :
忠告:「易開罐的愛」只會害了孩子

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愛少,而在於「怎麼愛」。愛的方法正確,孩子的行為加
乘;愛的方法不正確,錯誤的行為也更嚴重。

這樣的狀況你應該不陌生,或者,你應該見過:全家吃飯時,父母因為愛孩子,總是
主動幫孩子夾菜,將最好的菜留給孩子,等到孩子吃不下,父母才吃下剩餘的菜。
久而久之,孩子理所當然以為,「我本來就該吃最好吃的菜」。有一天,當他看到愛
吃的食物,問也不問,一口氣全盤吃光,不管其他人是否取用時,你才發現,原來你
的愛給錯了方式!

周文君分析,成功的愛,孩子不僅感受到父母的用心,還會回頭反問母親要不要吃一
口,而不是全部吃完。這樣的愛,就沒有多餘的問題。

美國權威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羅伯.寇爾斯(Robert Coles)曾對富家子弟進行
研究,他指出這些孩子的問題:「儘管擁有財富及特權,可是他們依然不快樂、不滿
足。
所有的錢財、玩具、旅遊,全都不請自來。他們已擁有許多,還想更多,得到後卻沒
有很大的滿足感,只是生出更多的欲望。在這表象之下,充滿著糾結不去的無用
感。」

同樣的,因為不虞匱乏,千禧之子也失去努力的動機、生命的熱忱。

也如同美國心理學教授索羅門.史奇莫(Solomon Schimmel)形容希臘諸神,後來為
何變成易怒的一群:「正因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有任何願望可以馬上實現,就變得
不再有希望。希望,是建立在有未實現的理想、有需要花費力氣才能滿足的需要上。
由於不需要希望而失去希望,神也會變得煩躁。」

愛孩子,就別讓你的愛,變成「易開罐的愛」:廉價、易開、隨取隨有。收回你的一
隻手吧!

2006年8月2日 星期三

130公分的強者

130公分的強者

(Embedded image moved to file: pic09514.jpg)她,是台大教授柯承恩的女兒,
26歲,只有8歲孩童的身高,
小時智力發展遲緩,
如今,衛斯理大學畢業,還繼續攻讀MBA。
她說:電梯按鈕不會為我降低,
但我的心可以升揚。
天空才是我的極限!

文/劉佩修

柯曉瑄的行囊中,有一件特殊的行李:
一張二十公分高的折疊椅。
這張用了十年的折疊椅,
是她走出家門後的最佳夥伴。
有了它,曉瑄才能按到電梯的高樓層、搆到銀行櫃檯、飲水機和洗手檯。

二十六歲的曉瑄,只有八歲孩子的高度、十歲孩子的力氣,
卻在成長道路上不斷突破命運的天花板。
這個故事,應該要很早,被很驕傲的說出來的,
但它要從柯承恩口中道出,卻是這麼困難。

一月二十七日,農曆年前,我們來到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辦公室,
向柯承恩提出今年「一個台灣,兩個世界」關懷身心障礙兒的計畫。
前半段,柯承恩以一貫學者的語氣,說著企業的社會責任。
他講得很慢,似乎琢磨著什麼。

台北。出生罹病

時間回到二十六年前,曉瑄在台北出生,是個膚色健康、雙眸晶亮的女娃。

她出生後,柯承恩與妻子返回美國德州繼續攻讀博士,孩子託外婆照顧。
但七個月時,曉瑄無法爬行,只能軟軟的躺著,外婆帶她去醫院檢查,
護士看見她額頭扁扁、鼻樑塌陷、下巴突出、身材短小,
提醒外婆:「孩子怪怪的,趕快帶去大醫院檢查。」

留在美國的柯承恩開始找尋醫療資源,
發現明尼蘇達州立大學附設醫院,是這方面的醫療權威。
他決定,放棄先前在德州攻讀一年的博士,轉學至明尼蘇達大學。
柯承恩一個人在美國往返奔波,申請新學校、搬家、安排醫療資源。
一切就緒後,接妻女赴美,「從那時起,我的一切決定,
都以對曉瑄最好為優先考慮。」柯承恩說。

美國明尼蘇達。展開黃金早療

到美國的第三天,柯承恩帶著曉瑄直奔醫院。
只見醫生在紙上畫出一個基因圖,並解釋著,
這是基因突變,機率大約是四萬分之一。
「幸與不幸,就是四萬分之一啊!」
雖接受理性訓練並擁有虔誠信仰,此刻的柯承恩,
還是不免問上帝:「為什麼,機率發生在我身上?」

曉瑄不僅是身高的問題,磨人的還有其他併發症。
譬如,牙床咬合不良,會影響發音;
脊椎彎度大,會有椎間突出的問題,
若壓迫神經,則可能造成四肢麻痺;
歐式管短小,則容易產生漿液性中耳炎,若處理不當可能會重聽;
顱頸間脊髓壓迫,可能頭會抬不起來,或走路重心不穩……

母親日夜抱著她,抱的卻是個硬殼子

嚴重的是,女兒的脊椎開始彎曲。
在醫生建議下,曉瑄成了一個小小盔甲嬰兒,
從肩膀至臀部,小小的身軀被包在密不透風的石膏架中,連睡覺都不能脫。
從一歲半到六歲,曉瑄就像個無法卸下盔甲的武士。

「妳想想看,別的媽媽抱著孩子,是一個溫暖柔軟的身軀,
師母抱著她、背著她,日日夜夜,卻都是一個硬殼子,
妳想想一個做母親的感受。」柯承恩淚水在眼眶打轉。

她很努力,卻幾乎都拿C

雖然學校誠心接納,但曉瑄卻有學習障礙。
柯太太發現,女兒看書是「跳著看」,
例如第一行沒看完就跳到第十行,
雖然很努力,就是沒辦法按順序來;
此外,簡單的加減法、拼字,她怎麼教,曉瑄就是不會。

「有時教一教,無名火就冒上來!」她很想大聲喝斥孩子,
但看到她無辜的眼神,與嬌小的身軀,又不忍心。
「在美國的中國孩子,考試都拿A,她很努力,卻幾乎都拿C。
我經常被老師叫到學校『聽訓』,壓力好大,聽訓到後來,我都哭了。」
柯太太林麗穗忍不住又紅了眼。

更令她難過的是,當她向姊姊哭訴曉瑄的學習障礙時,
姊姊好意安慰:「不要擔心啦,以後給她開個投幣式自助洗衣店就好了。」
這句無心的話,卻讓她更心痛,
「連親阿姨都把曉瑄的發展,定在一個層面,
難道,曉瑄的人生,真的只能如此嗎?」
她從難過的泥淖中清醒,她不甘心。

拿到博士學位後,柯承恩在美國南加大任教五年。
客居美國十一年後,曉瑄十歲時,柯承恩決定回到故鄉任教。

回國。接受中小學教育

回到台灣,對曉瑄又是一番折磨。
起初,她進入國語實小就讀四年級。
乍入鴨子聽雷的環境,好幾次,她回家把書包向床上一丟,
對著媽媽哭叫:「你們好狠心!」
此外,旁人的異樣眼光,一開始也讓曉瑄不舒服。

國小畢業,柯家夫婦擔心曉瑄上中學會受到歧視,特別將她安排到教會學校。
曉瑄很清楚:「妹妹念書,學區是什麼就念什麼,
但我念書,都是爸媽精挑細選的,主要還是怕我受到欺負。」
  進國中後,第一次國文考試,她只考了三十分。
即使過了一段時間,全班月考,五十二個學生中,曉瑄還是五十一名。
「妳要認真一點啊!」習慣了教授舉一反三的台大學生,
柯承恩直覺的想,讀書這件事,有這麼難嗎?

柯承恩決定,每晚在家幫曉瑄複習數學。
沒想到,即使再三解釋幾何概念,曉瑄仍似懂非懂。
他急了:「怎麼搞的,學這麼慢啊!」曉瑄察覺爸爸的情緒,
向柯承恩抗議:「你不能把我跟台大的學生比啊!你教的是聰明人啊!」

他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看她的能力,而不是看她的障礙。」

爭取關鍵十公分

因為女性的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即使成人身高多在一百二十五公分以下,
但在社會上,食衣住行的設計,都以一百三十公分為界線,
以下是兒童,以上是成人。
因此,透過「骨痂延長術」,如果能為曉瑄多爭取到「關鍵的十公分」身高。
她的未來,將會便利很多。
柯承恩透過美國醫學組織,打聽到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黃世傑,
是小兒骨科的權威。於是央請他為曉瑄執刀。

手術前一天夜裡,柯承恩在書房電腦前挑燈夜戰找資料,
當他拿著在網路上找到的手術後遺症資料,給柯太太看時,
「他整個眼眶都是紅的!」柯太太說。
在資料上,後遺症包括:釘口感染、關節攣縮、延長部位骨痂生長緩慢……。
柯承恩逐字推敲著艱澀的醫學名詞。

就像被釘在十字架上

當曉瑄從手術房推出來,
一段腿骨硬生生斷成三截,血肉模糊,柯家夫婦震驚不已。
「我們都掉淚了,看見十根大釘子釘在孩子腿上,
就像被釘在十字架上一樣,沒有人受得了!」
柯承恩敘述當年情景,語帶顫抖。
因為不忍說出「鋸開、釘子」的字眼,
只好不斷的以手在桌沿邊,來回做出鋸開的動作。

要拉長骨頭,神經、肌肉的拉扯,異常疼痛,
常常,四、五顆止痛藥,都壓不住。
曉瑄持續的尖叫,幾天後喉嚨已啞;
陪在一旁的柯承恩,身上內衣被曉瑄全é
ƒ½æ‰­æ‰¯æ’•è£‚。

女兒受苦,對柯承恩夫婦也椎心,
「那個過程,家庭一定要撐得住,看到她痛苦,你可能會退縮;
家人或鄰居七嘴八舌批評或負面反應,你會受不了,弄到後來你會無法處理。
所以,一定要很堅定。」
過程中,柯承恩扮演家中堅定的力量,眼淚,往自己肚子裡吞。

為了這十公分,她忍受著後遺症——無法走久,
雙腿因為循環不良經常腫脹疼痛,
必須靠止痛藥才能壓住痛苦,她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學習開竅了!

後來,柯太太擔心女兒難以適應聯考壓力,主張將她轉至美國學校。
柯承恩遲疑了。因為,曉瑄穿的是HANG TEN的衣服,背的是普通背包,
他擔心,女兒到了美國學校會被視為窮人,心裡不舒服。事實不然。

儘管拄著柺杖上學,但曉瑄積極參與扶幼社的活動,幫助孤兒。
看在曉瑄的英文老師眼中,大受感動,
他想起,美國發現卡(Discover Card)的活動。

每年舉辦傑出高中生選拔,針對身處特殊困境,
卻能勇敢面對艱難、還熱心幫助別人的學生。
這項比賽開放給全球的美國學校學生。
老師幫曉瑄報名。

幾天後,曉瑄交出一篇自傳:
「我像一顆餃子,裡頭有很多餡,
但外觀看不見,丟到水裡去,煮沸後浮起,
卻又被澆下一碗冷水,再度沉下去。
經過浮起、加冷水、煮沸,反覆淬煉,才有美味的水餃。」

最後,曉瑄打敗全球一萬一千名競爭者,
成為該獎舉辦以來,首位境外全球金牌獎得主,
還贏得二萬二千美元獎學金。
這一天,柯家又響起了越洋電話,傳來的是恭喜電話,
「我從來沒想過她會得獎!沒想到她會因為自己的特殊狀況而得獎!」
柯太太驚呼。

我們從沒想過放棄這孩子

頒獎典禮在華府國際貿易中心舉行。
一下飛機,曉瑄全家就乘坐著主辦單位安排的
加長型白色凱迪拉克,到下榻白宮旁頂級飯店。
柯太太說,這是柯教授與她這輩子唯一
一次搭乘如此氣派的大轎車,
她怎麼也沒想到,給她榮耀的竟是讓她從小擔心到大的女兒。
主辦單位還特別安排柯家赴白宮拜訪美國教育部次長,
她也是一名下半身癱瘓需坐輪椅的肢障者。

對曉瑄來說,這是永生難忘的鼓勵。
她在得獎感言中寫道:
「長久以來我已練得好臂力,能將自己拉上公車,
雖然拉不到吊環,但是我可以扶著座位把手。
手術後,我雖然勉強搆得到洗臉台,
但公寓門鈴、公用電話、電梯按鈕,我仍觸不到。
雖然,我知道電梯按鈕,永遠不會為我而降低,
但是我的心可以升揚,
我可以盡量延展我的極限。」

「當我自我接受時,
無形中,也讓別人較易接受我;
當我跨出去幫助別人時,
我忘了自己的限制。」她強調。

會後,當媒體訪問她得獎心情,
她說:「Sky is the limit.」(只有天空才是我的極限)。

2006年7月27日 星期四

未經認真活過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未經認真活過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蘇格拉底

從前有一位富有的城堡堡主動於求學,身邊的侍衛擔心他因而有礙健康,就勸他養鳥
當作一種消遣。

堡主突發奇想,找來工人建造了一個近兩坪的豪華鳥籠,請那位侍衛住進鳥籠,承諾
每天給侍衛最喜歡的食物,什麼山珍海味、金露玉飲都隨心所欲。從此之後,每天堡
主都按照侍衛提供的菜單命令廚師依樣烹製兩份,然後二人面對面一同用餐,只是一
個在籠中一個在籠外。而且除了必須的大小便之外,侍衛一步也不能離開這個鳥籠。

可是從第一頓飯開始,酒足飯飽之後的侍衛就開始變得不安,甚至焦慮,而且越來越
嚴重。

侍衛懇求堡主:「請讓我出去吧!」

「那不行。我要你一輩子待在裡面,我准你吃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你可以儘管要
求!」堡主絲毫不答應侍衛的請求。

這樣過了不到一週,侍衛實在快崩潰了,聲淚俱下的哀求堡主放他出來。堡主這才應
允,並且訓誡道:

「你平常居住的房間大概有五坪左右,算是相當寬敞。這個鳥籠比起你的房間雖然小
些,但也有兩坪,不算太狹小。而且,你在裡面不用工作,山珍海味任你吃,大小便
無虞,毫無不方便之處。但是不讓你走出鳥籠一步你,卻覺得很痛苦,聲淚俱下的哀
求我放你出來。人尚且如此,何況以廣大天地做住處的鳥兒呢?有野性的鳥兒都是嚮
往無限藍天翱翔其間的,如果被關在小小鳥籠中不知會有多痛苦!」

這個真實的故事深刻的說明了:一個能夠享受錦衣玉食卻無所事事的人,會失去自
我,覺得生存沒有意義和價值。人活著需要吃飯,但人不是為了吃飯而活著。失去自
由本身已經十分可悲,而不能領悟工作的可貴並在工作的甘苦中成長,那麼這樣的生
活已經失去了繼續進行的必要。

當然,不是說我們不要安逸的生活狀態,相反的,這是我們追求的一個目標.,但是只
懂得享受別人創造好的生活環境,而自己不會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無異於上
面故事中的「籠中鳥」了。

看看我們周遷的青年人吧!他們自小就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周圍人們的周
到照顧,還擁有豐裕的物質享受,可是他們是不是就過著幸福充實的生活呢?並不固
定。正像那位侍衛一樣,他覺得自己的生活並無意義可言,因為他寂寞、不滿,甚至
對於已經擁有的還不滿足。

自己沒有創造,就永遠無法體會到真正的幸福和生命的價值。

~摘自 逆境 一書,作者:夏欣,知青頻道出版~

2006年3月1日 星期三

太極拳與道功 --- 南懷瑾先生講述 (轉自十方雜誌)



 


 


 


太極拳與道功 --- 南懷瑾先生講述 (轉自十方雜誌)



編者按:本篇講記原為南師懷瑾先生在1966年於立法院之講演,由學生們當場筆記整理而成。據師云:此文只是當時隨意談話之資料,疏漏甚多,並不完整,故登出涉及很多太極拳的拳理原則,故登出以為讀者之參考。

緣起

太極拳協會會長立法委員韓振聲先生,曾經以「太極拳與道功」這個問題來問我,所以就我個人年輕時學拳的經驗提出來與他砌磋研究,我們一致以為學太極拳到最後階段,應該走入修道的途徑較為圓滿。由於那次相談得很投契,後來又應他的邀請於民國五十五年(一九六六)十一月十一日,假立法院第二會議室做了此次講演。當天報紙刊出的新聞,誤以我為國術家相稱,實在不是事實,只是覺得國內的武術精神,與日俱衰,令人憂心,正如今日中國文化之亟亟待興一樣,而返觀太極拳在歐美各國則日益流行,每回看到國外寄來的拳姿照片,卻又不免有「橘逾淮而枳」的感慨,因而藉此次講演的機緣,貢獻個人一得之見,以就教高明,並以闡述我中華文化中武藝精神內涵之一般。

一、習武經過

童年

我自幼個性就好動,並嗜讀武俠小說,剛在十二歲時即開始習練種種武藝。此前在六至十餘歲時期則因體弱多病而日與藥物為伍,且目患近視、常私自貪閱武俠小說而躲在樓上書房按圖瞎練,父母固不知情。因心慕飛簷走壁,自亦練學跳梁倒掛,有一天,不慎從樑上跌落到地,聲震一室,家父聽到巨大聲響上樓察看,才知道我在偷偷習武,當時他老人家並沒有對我責怪,反而聘延武師到家教我武藝,這時起我才正式開始習武。

å•Ÿè’™

當時在家鄉浙江樂清一帶盛行所謂的「硬拳」,與今日一般練拳情形相差不多。起初,隨師習練時,固然不知道以我衰弱之軀而學此剛猛之拳是否適當?又不能分辨拳藝的優劣,每回習拳之後卻有頭腦昏昏之感,莫知其所以然?但以從小志慕俠客義行,所以也就勉強自己而照練如儀。

訪師

其後負笈四方,人事接觸漸廣,以心喜武術道功,乃不計耗資,不論宗派,凡遇有一技之長的人,或俱神通,或有道,或有武功,即頂禮叩拜為師。因此到二十歲前,所拜的師父,各門各派,積加起來亦多達八十餘人。所學範圍包括南宗、北派,長拳、短打,乃至十八般武器,至少亦習弄過十四件左右,外加蒙古摔跤、西洋撲擊等,真可謂:「樣樣統摸,般般皆弄。」

比賽

有一次,中央國術館張清江先生,於杭州國術館主辦全省性國術比賽,我亦參與其盛,以姿勢優異而獲冠軍。抗戰前,各縣市普設國術館,都有專人負責,武風維揚,盛極一時。然我私自反省所習武藝實未精到,各路各派,亦不過略窺其門徑而已,乃決心繼續尋師訪道,親近高明。



二、訪道經過

劍仙

當時聽到杭州城隍山上有一老道,傳說系滿清王室公子出家者,這位老道鬚眉皓白,童顏鶴髮,神?奕奕,據傳已成劍仙;得此消息,心中萬分興奮,即行前往拜謁數次,都未得見面。(想起當時訪師求道之誠懇,見面即跪,而今日朋輩相訪,談玄說道等,甚或有人還以此過訪談道為對主人的—種施惠,算是看得起對方,今非昔比,想來頗多感慨)。聽說這位道長當時逢人來求皆推稱不會劍術,若欲習畫他則教人畫梅。幾番周折後,我終於見到了他,即向他再三懇求學劍,只學此項,不求其他。因為我意誠心堅,終於獲得進一步約談。

他見面一開頭就問:「曾習何劍?」我答:「學過青萍、奇門等等。」於是道長即命我當場試練所習。我練了一陣以後,他批評說:「這真的只是兒戲,不可再練,徒費光陰,還是以讀書為好」,又接著說:「你所聽說一些小說書上說的白光一道,口吐飛劍,這類的話,在世界上並無其事。劍仙雖有,但並非如同小說上所描述的那樣;今天你暫且試練一下,每天晚上把門窗緊閉,房間內不點燈,使內室漆黑,僅點香一枝,嘗試用劍劈開香頭,手腕著力,而臂膀不動,等練到一劍迅下,香成兩半時,才進入第一階段。第二步再把豆子擲向空中,用劍劈在空中成兩半,功夫能練到這裡,再來見我,再為你解說劍路。」

當時聽了以後,心想這實在太難了,雖然心知天下無難事,這樣練劍,也不是不可為,但因當時立志學文兼學武,俾能經世濟時,而諸事分心,惟恐心不專一則反而一事無成。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遂作罷。放棄作劍仙,然而對於學拳仍舊勤勞,每日凌晨三時,必起床練拳,兩三小時後,再沐浴更衣。當年杭州西湖一帶,武師甚多,我亦朝夕浸潤其間,躍馬佩劍,臂縛鐵環,腿綁鐵磚,也相近於那時的「太保學生」了。一笑!以後訪遇僧道甚多,皆各有專長,然所說與城隍山老道大抵相同。總之,我在那段學拳時期,練習武功,可以說從來沒有間斷過一天。

入川

抗戰前二、三月,我即隻身入川,其後一些朋友也隨政府輾轉來到了陪都四川,相遇時都說,我有先見之明,固不知道我想到峨嵋學劍的心願。記得那時一路訪道,到漢口時,曾遇到兩位異人,一道一俗,道者紅光滿面,俗者跛其一足。手中均撚弄鐵彈,笑容靄然,我竟不覺尾隨其後,自黃鶴樓前繞到後山,他兩人一直走亦不稍回頭。翻山越嶺,直到下坡時,才回頭問我:「奇怪!年輕人你跟我們到這裡幹什麼?」我本想把訪師求道的心意告訴他,忽然感覺到天下騙子甚多,倘若在湖北隻身遇騙,那就麻煩了,於是說是遊山。他們又問我將往何處去,我說打算到四川,道人仔細看了我一回,然後說:「好的!你應該入川,我們後會有期,但是今天你不要再跟著我們了。」他並留了以後見面的地址給我,就此分別。至今回憶起來,該二人神態舉止都很奇異,令人回味無窮。後入川,遍訪青城、峨嵋仙佛觀寺,一路亦未有些時中斷過。

遇異

四川名勝鵠鳴山,為東漢期間道教祖師張道陵隱居之地,山上住有一位名號王青風的道士,是四川境內傳說的劍仙,我曾經上山尋訪他,多次以後,終於見到面,他亦是一位奇人異士。他說:並無飛劍這種事,但劍仙卻是有的。然而他的說法又與杭州城隍山老道所說稍有不同。他說劍為一種「氣功」,所謂以神御氣,以氣御劍,百步之外可以禦敵。又說劍有五類,大別之為有形、無形。他知道我羨慕「金光一道」的劍術時,告訴我需鑄備一寸三分長金質小劍,再以道家方法習練。一如道家練丹之法,可將黃金煉化成液體,並可服飲,若中了毒,道家並有解此毒的藥。當時私自想到,現在到了科學昌明,槍炮及炸彈等威力無比的利器皆已發明了的時代,還去苦練這種劍術幹什麼?如果是為了強身,則個人已經知道的許多方法,就足以保健,何必浪費時間在這方面。就因這樣想法,意志始終未能專精堅持而放棄了。

後來請王青風老師表演,那時我們彼此之間的感情已經很深厚,所以他就特允了我的請求。一次他站在山頭上,用手一指,數丈外對峰上的一棵老松即應手而倒。我童心未泯,尚驚訝地問他何ä
»¥ç„¡å…‰ã€‚他說:「我早已經告訴過你並無此事,欲練至有光,另有一番道理。」

這時他的大弟子亦在旁邊,這個人也是道士裝束,我亦請他表演,但見他用鼻孔吼氣,便看到他站立之處,週遭山土轉即成塵飛揚。此二次表演都是我親眼目睹的事實,由此而相信中國武術,的確可練至甚高甚妙境界。此其一。

第二位所遇到的異人,在四川自流井,是由以「厚黑學」聞名之李宗吾先生所引介。李公學問、見識廣博,道德亦高,世所罕見,其所著作的「厚黑學」,如其所說:「撥開黑的,讓人見到真正的。」旨在諷世。我在自流井遇到他的時候,就說在附近趙家侖鄉下,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是得到武當內家武功的真傳,輕功已經到了「踏雪無痕」的境界,如果隨他學習,只須三年的時間便可有成就。因為這位老人的師父籍貫浙江,所以亦欲授一逝籍弟子以報師恩。知道我是浙江人,故願為引介。

於是我們坐「滑桿」下鄉去拜訪,相談之下,連稱「有緣」。老人見我對于飛簷走壁之事,心存懷疑,不大相信,他洒然一笑之後,即疾行一里多路,又快步走回來,這時剛好新雨初晴,地上泥濘,老人腳上穿的一雙白底新靴,一趟回來後,鞋底一點也沒有被泥染污,而且他在起步時,未見拿架作勢,洒然來去自如。他又問欲見走壁的身手否?隨即見他張臂貼壁,亦未有任何架勢,人已離地拔高,笑說:「你現在相信吧!亦願學否?」並稱說學這些功夫只有七十二訣,歸納成七十二字,一字一訣,一字一姿勢,循序漸進,無需廣場,僅樓閣之上,即敷應用,若願住三年,即可示教。我當時考慮再三,復因恐怕自己志趣不專,弄得百事無成,故只得婉辭。後一路代覓可傳的人,卻沒有找到,至今心中仍掛念遺憾。

棄拳學禪

後來到了成都,遇到一位河南籍拳師,教我「十三大法」,即是太極拳衍變的十三架式,不剛不柔,然而每一個動作,著著可以致人死命。頓時感覺到倘使學這套拳的人沒有道德修養,動輒要人性命,如何了得!所以從此棄拳不學,專志學禪,在峨嵋閉關三年,一直與拳絕緣。

太極拳種式頗多,陳家的雙邊以及楊家太極,都曾習練,到現在還能勉強記憶的是楊家拳之姿式,若演練全套,則因荒疏已久,頗有勉強之感。我對拳術,一擱就是二、三十年,既不練習又不與人較量,可說一生從來未曾施用過,且越到後來越怕動手,愈厭習武。春秋法家韓非子之名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文人自古相輕,武人從來不服輸。好勇鬥狠,粗暴驍勇,有時令人難忍,因此以後與習武朋友也就漸漸地疏遠了。

武功的根源,首當追溯到我國五千年前深遠博大的文化。古人造字,止戈為武,即已闡明武的原理。武功的目的是以武制亂,以求「和平」。後世學武,反而更滋生事端,學文亦是如此,這也是使我棄武學禪之主要動機。以上是我學武的經過,同時亦足證明我並非所謂的國術家。

三、漫談練氣與武功

各報章雜誌近年以來太極拳等武功,刊載了不少研討的文章,而其說法也頗不一樣,例如有的說少林拳系達摩祖師所傳,太極拳為張三豐祖師所創。如果就武功的一般學理上去加以研究,在此方面的是非,並無多大價值,不必多加爭論。事實上中國的武功,溯其淵源,早自先民之初,人類原始生活中,即已粗具模式。所謂人與天爭,人與獸爭,人與人及人與環境相互爭鬥的生活演變中,即是產生武功之源。


淵源流變

春秋戰國時,中國武功已經很盛,如前所述武功的進展跟時代、經濟、文化等等時空背景有極密切的關連。春秋時代,各國相互征伐,戰爭用車用馬,崇尚車戰、馬戰,而步戰卻很少。漢以後車戰已然絕跡,而只盛行馬戰,再往後,武功才真正發展到由人手拿大刀、長槍作戰。原始作戰,取材簡易,故兵器中,棍稱「百兵之王」。以後在前端套一利器,演變成長槍、大刀等等。因之又轉以槍為「百兵之王」,而稱劍為「百兵之賊」。因為用劍對敵全賴巧勁,亦近於取巧。從人類文化在這方面的演變,就可看到武功進展的軌跡了。

迨至兩漢以後,兵器已由棍棒發展到長槍、大刀,此亦時代之趨勢使然。而作戰時採用短兵相接,乃唐宋以後之事,較早的南北朝時代,梁武帝時,達摩祖師自印度來到中國,息隱專修於少林寺,直傳心法,尊為禪宗之初祖。而他在當時曾否談及武功方面的事實,現在已然無法考據,凡找不到證據的,難免有被後世的人假托附會的嫌疑。佛教早盛於印度,然在印度先於佛教的宗教還有婆羅門教;打坐行功方面,則有瑜伽,講究練氣修脈。印度之原始文化與中國道家修煉上更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達摩祖師來自印度,當亦可能精於這類武術。至於瑜伽之練氣練脈,動作極為簡易,只有幾個基本扼要的動作,明白了以後即會做,但是易學而難精。如果與中國道家的功夫比較,道家的功夫演而化之,僅呼吸一法 ,即可分三百九十多種,瑜伽則可分類成數十種。一般人認為達摩祖師來到中國後,治瑜伽、道家於一爐,融會貫通而傳下少林武術。如傳說中或許可能有此一舉,但這只是強健養生之道,並未涉及到禪的內容。而縱觀少林一門的諸多武術的創始來源,有的類同中國古代失意的士人,遁世出家,入於佛,或入於道。有的是觸犯法令的人,出家之後,政府則不加深究,可獲逭貸。總之,出家人中,魚龍混雜 ,良莠不齊,有江洋大盜,亦有百戰將軍,紛紛退隱佛寺道觀之中,閒來無事,舒展拳腳,授徒開班,於是逐漸形成少林門風,亦並非不可能,故不必視後來少林的諸般拳術,儘是創自達摩祖師一人。

內 家

如一般所謂的「內功拳」,歷來的說法亦是傳自少林。我國武術的內外之別,武術上有兩句成語。所謂「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可說是言簡意賅的說明,如南宗的白鶴拳,即是內家(內功拳)的一例。這是武當拳術,根據少林的演變,而衍成南宗諸拳,南宗即「內練一口氣」,亦即練氣,動作不能粗猛,此亦漸漸演變而來,不是一開始就成型的。

鼻祖何人

張三豐這個人,史上記載未詳,且有矛盾,究竟有無其人?近世考據學家,頗為懷疑,但據我的研究應該是確有其人,且為道家。因為歷代作史書的人,多為儒家,儒家的習性往往排斥釋道兩家人物,尤其在武術上有成就的人。或許因此在歷史上就起了爭論,也未可知。然而張三豐究竟是不是太極拳的創作者,則不必多言,試觀歷代道家有一種傾向,如老子所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從不愛為人知,不喜出名。不像西洋人,一有所得,即急於發表而公諸社會,或造福大眾,或為利一己。中國人的習性則相反,學養愈深,武功愈高,即隱姓埋名,隱跡山林,不願為人所知。這種對於「名」或「利」的不同觀念,正可詮釋中西文北的根本差別,而中國文化中尤以道家最為明顯。明白了這個關鍵,也就可瞭解無由考證太極拳是否張三豐所授、少林拳是否為達摩祖師所傳的道理。

另者,明朝永樂以後,少林寺成為一大叢林,張三豐為明代道教新興革命的一派,當時天下的各路流派,都歸向他,拳術內功,有一得之長的,鹹歸功於張三豐,好像今日的種種創見,皆亦引證國父言論,天下之名也都歸之於國父相似。所以如今欲尋流窮源,追究根由,恐亦難獲結論,徒耗精力而已。

長 拳

少林與武當兩派有什麼不同呢?最基本上是因南北地理環境迥異及生活方式不同而來。北方多陸地,南方多河川。北人善騎馬步行,南人好駕舟游泳,由於人文、地理環境的差別,於是影響武術的型態也有所不同。以我個人所知的經驗,少林多大架式,長拳遠打,大開大合,正如北方的文化特質一樣。如北方黃土平原,地多泥沙,我曾經見過北方有一種練腿術,一步一跨,大步踢腿,練功夫走路,都要踢腳而行。原來是因為爭鬥一旦落敗時,必奪路而走,此時把泥沙踢起則煙塵滾滾,猶如現代戰爭中的放煙幕彈一樣。

短 打

而南方拳也因地理環境不同,多在船上施展,所以注重於短打。好像在廣東,就流行一種「船夫拳」,實際即是少林五種拳中之龍形拳的綜合。練時兩腿下蹲,死死板板。蓋在明朝時代,倭寇騷擾我國海疆,我國訓練船卒,以御倭寇,(北拳則為在陸地上使用的武術,陸地平穩,但波船動盪,不宜使用。)得先拿穩身樁,才免受海浪擺動顛簸。所以就另創招式,如此漸漸形成閩粵間短打之風尚。天下萬事,其最早的源頭都非常相近,而流行到後來,則因地域及時代有所不同而因應演變成不同型態。因之武術修為實不必有什麼門戶之見,倘使徒作門戶優劣意氣之爭,那實在是可悲又復可憐的事。

因 人

武術的發展,除了時間、空間的影響外,再次個人體形、稟賦。更是重大因素。太極拳之所以能夠盛行,為一般大眾接受,無外男女老幼欲求健康長壽之道,都可藉此活動筋骨。亦因這個原因,男女老幼都練,於是拳勢越來越柔化。時至於今日,青年人打拳,姑且說句笑話,可以說是在跳中國之芭蕾,甚至真的有配以音樂節拍來練的人,足見時代在變,文化也在隨時變易中。

易經與太極拳

一般文人學土,因為體弱多病,而去練太極拳以強身,本來是很好很適當的事,奈何文人好事,又創立太極拳是來自易經的說法,牽扯到陰陽八卦上面去。太極拳到底與易經之配合如何?大家可任意去信從,但無多大實質的關係,如欲以手形分成陰陽,配合兩儀,即以手背為陽,手心為陰等等,似嫌理論空洞。「太極」的名稱,並末見載於易經本文,而這名稱的出現,至少也是宋朝以後的事,因為易經太極之說,是宋朝理學家所倡,唐以前沒有。而太極一名,最早為道家人士所提出,宋理學家便以太極假借作他們學說的根本依據,進而以陰陽、八卦闡揚他們的學說,故有「太極拳」的名稱,也應該是宋朝以後之事,這是不會有錯誤的。倘說張三豐創造了太極拳,並無不可,但將那些易經理論上之事,加之於太極拳則不免多餘。易原為群經之首,放諸四海皆准而彌綸天地之道,博大精深,永無止境,但若牽強,將精力虛擲在研究其與拳術的關係上,似有偏離武功實際之嫌。

高矮樁

太極拳尚有高樁矮樁之別,但練拳目的若在強身,則高、矮不必在意。反正筋骨做活動,終強過於不動,高矮任各人自便,不必強爭何者為優為劣。若執定高樁神,或矮樁妙,方可以長生不老,則古往練太極拳的人不知凡幾,到如今都已一坯黃土,還有什麼高樁、矮樁之çˆ
­å‘¢?

由淺入深

總之,做任何學問都一樣,無論是:打坐、修道、學佛、參禪、做內功,先不必好高騖遠,侈談高深理論,成仙成佛都暫不必談,但修養到在世無病無痛,死時乾淨俐落,一不累己,二不累人,這已是不易,且慢奢望成仙作佛,學太極拳亦然,應該有這樣的觀念,實事求是,從基本上做起。

時 地

現在就韓振聲委員所提「道功」方面的事,來加以討論。很多人一清早就起床練太極拳,這在台灣也許是一件危險的事,我們知道中年以上之人,在台灣有四種難治之症: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症、關節炎。這四種病,在台很難根治,如果作易地療養,如至美國、日、韓氣候不同或可稱有助益。在台何以難治呢?試以拭擦銅器為例,在大陸拭擦一次,光亮耀眼,可維持二個月不變黯,然在台灣則拭擦的隔天,即開始黯淡。又曾經以洗油管的方法,問一汽車駕駛員,在台灣與在大陸有何不同?他說大不相同,在大陸用水一沖即可,在台則需鋼刷括洗,再三清除始可,他亦不明所以。實則,台灣寶島,一如大海中一葉扁舟,空氣中內含海水中蒸發的水氣,一如澡堂中瀰漫水氣濕度大,而又多鹽份。試想處在這樣的水汽中,早起練拳,練深呼吸,怎麼會更好呢?怎麼可以呢?在高山上海拔高處還可以,在平地沿海的地區行之,則未必健康延年,反而容易致病,真有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之感。這是我個人之看法以及經過種種實驗研究後的結論。

台灣的氣候,因為經緯度不同而受太陽之放射線強弱亦與大陸兩樣,因此在台灣習拳,就不需要太早起,深呼吸也不必太猛烈,除非氣功真練到家,可以不在乎這些,(因練好氣功的人,在呼吸時,全身毛孔能配合適應。)否則,用一般老方法在台灣作深呼吸,應該加以修正才好。這是我四十年觀察實驗所得,大致或許可以不差,尤其在台有習拳、或打坐、或練內功、或練氣功、或練太極拳,久了而得病的人,更要特別注意這點。

ç·´ æ°£

其次,練太極拳有一方法問題,亦是一項事實,無論學道家或佛家打坐,曾經打坐過的人,就可體會到身體內有氣機。道家的理論,說人身為一小天地,這不是虛言,這就涉及到「練氣」。無論是印度之瑜伽,中國之道家氣功,皆以鼻練氣。世上最好之藥物,就是自己做氣功,而且鼻器官為自己所有,空氣也不必花錢去買,可惜的是,在千人之中有九百九十九人,對於練氣之功,不肯持之以恆去學,到了年邁力衰,百病叢生,也就真使人愛莫能助了。

任運自然

如果持之以恆,氣功練久了,就可知道使人健康長壽的,並不是對外界呼吸空氣的功效,乃是因此促動自身生命本能的動力,這好像是可燃之物不能自燃,還需要假借引火的東西或方法去點燃它,我們練氣功作呼吸亦是此理。中國道家所說的「氣」,一如今日科學所說的「能」,且還不是較低層次的「電」。以氣功的方法作練習,久而久之就自己會感受到氣機的發動,而且亦專一定之軌道可循,大家常常談論關於打通任督二脈的事,有的或者是受了一些小說上所渲染的影響,也跟著去做。其實任督脈不可用意去打通,應該在靜坐時,萬緣放下,將個人心中種種思想觀念越擺得開,越能通之於自然,這是所謂氣功修練的基本要點。一般靜坐打拳的人,多用觀念去通,結果是欲速而不達。有一個很好的譬喻,以車輪的轉動來比方氣機的轉動,如果把一個車輪離地架空起來,放鬆剎車,這時車輪不著於地,也不著於他物,只需輕輕一撥,即能靈活運轉,輕快無滯,倘使內用剎車掣住,外有磚物擋住,欲其轉動則非常之難。我們身體內的氣機時時都在運行,人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尚未死亡之前,就本其軌道在運轉,可惜的是,大家因忙於外物的紛繁,不能精思反察於內,悟到這個原理。試看一個人於疲憊時,渴望歇息,一經休息,氣機即藉此循軌道而運行,疲勞盡去,精力恢復。打坐亦可看作是在半睡眠狀態,不醒不寐中,由此至少可瞭解到如此這種狀況,能減少生命力的耗損,而延長使用生命力的期限。亦即是得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但並不是得之於外來的增添,而是原有本身內在的力量,獲得引力而生發,循其軌道,行健自強不息的緣故。所以任督二脈的氣機,務使通暢無滯為第一要點。

一般都知道須打通任督二脈,但何以又不易打通呢?原因有多種,但大多數是因在打拳打坐時,腦海中存一欲打通任督二脈的念頭。此一念頭,就無異是掣動身內氣機的剎車,使氣機停滯於內,或又因外緣的紛擾,使停滯於外,既住於內,又住於外,必知其阻礙澀滯,故亦有打拳、打坐、練氣功,致紅光滿面者。大家特別注意,要知道這種紅光滿面,並不是好現象,很可能是氣血上滯,容易患腦充血而致命,莫錯以此為是無疾而終,而外行地誤會稱譽之為「有道之士」。其實真正氣機通了,非紅光滿面,中國人是黃皮膚,應是黃光滿面才對,但非黃膽病之黃,這也要分別清楚。


風擺梅花

前面說過,拳術有高樁、矮樁之別,其實先不必泥執高樁或矮樁,功夫到自然都會。目前有很多老年人以練拳作為促進健康的休閒活動,且貢獻大家太極拳之一項基本動作,亦就是內功的「搖」。什麼是搖?即人站直,兩足並緊,全身沒有任何一處著力,四肢百骸都放鬆隨之輕搖,身如老樹迎風,就是颱風之來也不著意,隨之而搖,身體逆動,這叫作「風擺梅花」,名字極富詩意。搖之久,可將身內氣機搖通,老年人練它,功效不減於太極拳,更可能比太極拳還要太極。

因人施法

僅以練氣為例,同樣是以鼻孔呼吸,但仔細分析下來,其方法有三百九十幾種之多,印度的瑜伽練氣有多種方法,究竟是用鼻或用口、吸時是否縮小腹等等,當因人而異。所有方法可以說�


--

2006年2月13日 星期一

西洋情人節由來


西洋情人節由來

關於西洋情人節(Valentine's Day)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些專家說,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因為不願意放棄信仰基督教,而遭到迫害的羅馬人St. Valentine.他在西元269年的214日去世,也就是習俗中男女抽籤作為情人的日子.亦有傳說指出,St. Valentine留了一張告別紙條給他的朋友,也是獄卒的女兒,紙條上署名「你的 Valentine上」.還有人說,St. ValentineClaudius大帝在位期間,在神廟擔任教士,Claudius因為Valentine公然反抗他,而把他囚禁起來.西元496年,教宗Gelasius明訂214日為紀念St. Valentine的日子.


214逐漸演變成交換愛情訊息的日子,而St. Valentine也成為情侶們的守護神.在這一天,情侶們互贈詩篇和小禮物或花,通常也會有些社交活動或舞會.


在 美國,Esther Howland小姐寄出了第一張情人節卡片,19世紀起,這個節日開始與商業行為結合,時至今日,情人節已變得相當商業化.在ColoradoLoveland有個城鎮,在214日有極可觀的郵政業務.隨著情人節禮物和深情詩文的傳送,以及孩童在學校內交換情人節卡片,善的精神也因此延續.


-----------------------------------------------------------------------------------------------------------------------------------------------------------------------------------------------------------------


西洋情人節始於羅馬帝國時期,在古羅馬時代,214日是紀念專司婚姻和婦女之神Juno的假日, Juno也是羅馬眾神祇的皇后;而215日即展開Lupercalia宗教慶典.

當時青年男女的生活是嚴格地被區隔開,然而,有一項屬於年青人的習俗叫「抽名字」.在Lupercalia慶典前夕,羅馬女孩的名字會被作成籤,放在瓶中,每一位男孩從瓶中抽出一位女孩的名字,兩人在慶典期間配成一對.有時候,這對年青人會持續交往,最終相戀並步入婚姻.

Claudius大帝二世統治期間,羅馬參與了許多血腥的戰役,民怨四起,暴君Claudius有一段時間找不到士兵加入他的軍團,他相信這是因為羅馬男子不願離開他們的情人或家人.於是,Claudius取消羅馬境內所有的婚姻和訂婚.善良的教士Saint ValentineSaint Marius幫助基督教殉道者和秘密結婚的人,卻因此被逮補,羅馬行政首長判他被棍棒打死,並斬下首級.他殉教的日子,就是約西元270年的214日.當時,在羅馬有一項古老的習俗,在二月份的宗教慶典,紀念一位非基督教的神祈Lupercalia.慶典中有不同的儀式,像是把少女的名字放在盒中,由少 男隨機抽籤.

早期羅馬基督教堂的牧師,致力於在慶典中消除異教的色彩,便以聖人的名字取代女孩的名字.由於Lupercalia慶典在二月中開始,牧師們便選擇在214日來慶祝Saint Valentine's 之日這個新慶典.
之後男孩抽女孩名字作為情人,或抽聖人名字作為守護神的習俗並行,也由此而來.


2006年1月15日 星期日

偉大的中文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不算什麼了!!

以下這個才是超強~~

這是一首丈夫寫給獨守閨房的妻子的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花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有沒有發現一件事
從後面一個字一個字唸回來 變成妻子憶夫的詩: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花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中國文字的神奇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_^
 

2005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的故事


東周之紛爭 -- 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公元前 770 年 -- 前 221 年


      弭兵之會使中原地區之和平維持了大約四十年,從此晉、楚兩國
    逐漸衰弱,而長江下游之吳、越兩國卻崛起爭雄,先後成為春秋末期
    之霸主。

      一、吳王夫差崛起爭霸:吳國傳為西周初年所封,其始袓為文王
        伯父太伯、仲雍之後裔,初都蕃離(今江蘇無錫東南),後
        都於吳(今江蘇蘇州)。吳國到吳王闔閭執政時(前五一四
        年 -- 前四九六年),以楚國舊臣伍子胥(? -- 前四八四
        年)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將軍,使國勢日益強盛。前五零六
        年,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
        五戰五勝,攻克楚之郢都,逼得楚昭王出逃。後楚臣申包胥
        入秦乞師,在秦延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復國,但
        楚自此一蹶不振。

        當吳國忙於伐楚時,與吳相毗鄰的越國經常派兵襲吳。前四
        九六年,吳、越交戰於[榫:將十改乃]李(今浙江嘉興南)
        ,吳為越所敗,闔閭受傷而亡,其子夫差繼位(前四九五年
         -- 前四七三年)。前四九四年,吳王夫差為報父仇而敗越
        於夫椒(在太湖之中),旋攻入越都會稽(今浙江紹興)。
        越王勾踐派人向吳求和,伍子胥以為不可答應,要求滅越以
        除後患,但夫差志得意滿,許越求和,並著越王為之服役。
        後來伍子胥屢諫,夫差卻聽信讒言,賜其自殺。子胥死前曰
        :『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地』,後來果如其所料
        。

        吳先後打敗楚、越以後,夫差自以為天下無敵,一心要北上
        爭霸中原。他先伐陳,又服魯、宋,並二度敗齊。前四八二
        年,夫差與晉、魯、周等於黃池(今河南封丘南)。會上吳
        與晉爭作霸主,吳略略佔先,成為一時之盟主。

      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越係古代越人所建之國,越王允常時其
        國漸強,故楚國乃聯越以制吳。前四九六年,當越王勾踐(
        前四九七年 -- 前四六五年)即位不久,即打敗吳國。兩年
        後,吳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踐被迫屈膝投降,並隨夫差至吳
        國,臣事吳王,後被赦歸返國。勾踐自戰敗以後,時刻不忘
        會稽之恥,日日臥薪嘗膽,反躬自問『汝忘會稽之恥邪?』
        。他重用
    范蠡、文種等賢人,經過『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
        ,使越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可是吳對此卻毫不警惕。前四
        八二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
        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殺吳太子。
        夫差倉卒與晉定盟而返,連戰不利,不得已而與越議和。

        前四七三年,越軍再次大破吳國,吳王夫差被圍困在吳都西
        面的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亡。越王勾踐既平吳,
        聲威大震,乃步吳之後塵,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
        諸侯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踐為『伯』
        (霸)。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但這時,春秋時代行將結束,霸政趨於尾聲,勾踐實乃春秋
        末期最後的一個霸主。

        當勾踐剛剛滅吳稱霸,其手下最大之功臣范蠡被封上將軍,
        然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難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故功
        成立即隱退,『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傳
        其改名陶朱公,後以經商而致富。范蠡曾遣人致書文種,謂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啄,
        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未能聽從,不
        久果被勾踐賜劍自殺。